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寒露丨最是橙黄橘绿时,却道天凉好个秋
发布日期:2020-10-08 09:40:32       作者:鲁南制药集团       浏览:36.7万


“寒露”是深秋的节令,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“寒”字,如果说“白露”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,“寒露”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。


到了寒露,中国各地已全面进入秋季。北方是深秋景象,白云红叶,天冷露寒;南方也秋意渐浓,蝉噤荷残;而东北和西北地区,则四野萧瑟、时见早霜,即将或已经进入初冬。寒露之后,雨季的喧嚣归于宁静,烈日的火热归于萧瑟,露寒而冷,繁华不再。



640.webp (12).jpg

霜降三候


一候鸿雁来宾。此时节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南迁,这是最后一批南迁的队伍,古人称后至者为“宾”。


二候雀入大水为蛤。大水即大海,此候是说鸟雀减少而海边的蛤蜊增多。由于贝壳纹样与雀鸟羽毛花色相似,所以古人以为蛤喇是雀鸟入大海变化而成。


三候菊有黄华。华是花,草木皆因阳气开花,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,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。

此时露寒烟冷蒹葭老,日暮纷纷惹客衣,月照石泉金点冷。晨起芦荻花多触处飞,天外就有征鸿寥唳,雁阵匆匆南飞。再过半月,就该满地落叶无人扫,喔喔晨鸡满树霜了。


寒露养生


俗话说:“吃了寒露饭,单衣汉少见”。进入寒露后,要特别注意保暖,秋天腹泻多发,还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,适时增添衣服,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。


640.webp (13).jpg

朝盐晚蜜


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。在秋天里,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。养生专家提出,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:“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”。


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,不少人以为,只要多喝水,就可以补充水分。真相却是,光喝白开水,水分反而易流失。不过,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,情况就大不同了,这种方法,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。


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则喝点蜜水,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,又是秋季养生、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,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。现代医学证明,蜂蜜对神经衰弱、高血压、冠状动脉硬化、肺病等,均有疗效。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,还可以起到润肺、养肺的作用。因此,当秋天来临之际,最好“晨饮淡盐水、晚喝蜂蜜水”,以保身体健康!


红茶御寒


寒露时节,天气转凉,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减退,很多女性会出现体寒、手脚冰凉等症状,不敢吃冷的东西。


想要增强身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,尤其对于虚寒体质,最好减少绿茶、白茶、黄茶等性寒之茶的饮用。


可以改喝茶性较温的红茶,既可以御寒暖身,还可以养胃助消化、预防感冒等疾病。


养阴防燥


寒露后,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,昼热夜凉。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“凉燥”症状,即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。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,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“凉燥”,从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方面入手。


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,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,适当多食甘、淡滋润的食物,既可补脾胃,又能养肺润肠,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。水果有梨、柿、荸荠、香蕉等;蔬菜有胡萝卜、冬瓜、藕、银耳等及豆类、菌类、海带、紫菜等。


早餐应吃温食,最好喝热药粥,因为粳米、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、补中气的作用,像甘蔗粥、玉竹粥、沙参粥、生地粥、黄精粥等。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、莲子、山药、鸭、鱼、肉等食品。


秋季气候干燥,大便随之也会干结难排,表现为便次减少,粪质坚硬,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胀感、欲便不畅等。秋燥时节,医学专家建议,有习惯性便秘的,每天至少要喝2000~3000毫升的温水。如果饮食不能调节,可以通过药物辅助治疗,首荟通便胶囊是根据中医“虚则补之,燥则润之”的治疗原则,采用补中益气,滋阴养血,泻浊通便的治则,以养治便秘,益气养血、通养结合。益气促进肠道蠕动,养血补充大肠水分,双效增强肠动力,快速通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