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“蛇缠腰”到底是什么病?绕一圈真的就没命了?
发布日期:2022-09-14 08:19:22       作者:鲁南制药集团       浏览:63.8万

一个多月前,杨女士胸部和后背开始疼痛和出疹子,家里人一看说是“蛇盘疮”,赶紧找村里的老中医拿了所谓的“特效药”进行治疗。治疗后疱疹好了,长疹子的地方却越来越痛,晚上疼得根本不能睡觉,死的心都有了.....


蛇盘疮到底是什么来头?

蛇盘疮俗称“缠腰火丹、缠腰龙、蛇缠腰、火带疮、蛇丹、飞蛇”等,就是医学上的带状疱疹,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。常伴有神经痛,多为阵发性,也可为持续性,并在身体单侧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,故名“带状疱疹”。带状疱疹常多发于胸背部、颈部、头面部、腰部。


微信图片_20220914081938.png


其实带状疱疹和水痘病原体一样,两者本质是由同一种病毒感染引起。初次感染者表现为水痘或隐匿性感染,之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或脑神经节内;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,潜伏的病毒会被激活,再次发病表现为带状疱疹。


带状疱疹并没有这么可怕。由于神经分布是半环形,我们常见的带状疱疹多只有“半圈”的。当然,“一圈”的症状临床上也有,多出现在免疫缺陷患者、肿瘤患者等,但是发病几率非常小。


带状疱疹神经痛

患了带状疱疹后,患者通常被疼痛所困扰,带状疱疹的疼痛可能包含以下2个阶段:


1.急性期疼痛

带状疱疹会导致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、出血,甚至坏死,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、异位放电、外周及中枢敏化,导致疼痛发生。急性期疼痛多为自发性刀割样、电击样、烧灼样疼痛,即使羽毛划过皮肤都会诱发剧烈疼痛。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达到十级痛感,是医学界目前最常用疼痛等级是NRS数字分级法(主观分级法)中最高的一级。


2.带状疱疹后神经痛

更令人头痛的是,部分患者即使皮肤愈合,剧烈的神经痛依然持续。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迁延为慢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发生率高达65%,并且年龄越大,神经痛发病率越高。相对年轻人而言,老年人的神经破坏后更加难以修复,有损伤的神经便会持续疼痛。


带状疱疹的治疗

在没有其他复杂危险因素的情况下,带状疱疹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治疗的原则是及早、足量、足疗程;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皮损、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,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;而在免疫低下或其他易感患者中,治疗目标则延伸到减少伴随并发症的发生。


抗病毒药物

因为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炎症,抗病毒的药物首先应该是要使用的。常用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。通常认为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发疹的48~72h内。


营养神经药物

营养神经药物可以加快神经的修复,临床上选用的神经营养制剂如维生素B1、维生素B12等。


止痛药物

因为带状疱疹通常都比较疼痛,所以会适当用一些止痛药物。应用镇静止痛类药物缓解患者疼痛是带状疱疹治疗中的重要环节,急性期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尽早应用抑制中枢兴奋类的药物如多塞平、阿米替林等。


增强抵抗力

可以适当应用一些增加抵抗力的药物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。


外用药

皮损处,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生理盐水、3%硼酸溶液等清洗或湿敷,无明显渗出时外用3%阿昔洛韦乳膏、1%喷昔洛韦乳膏等。


易感人群需加强预防

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,老年人往往患有一种甚至多种基础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慢阻肺、心血管疾病等。这部分慢性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会显著增加。同时,基础疾病的存在又将导致更严重的带状疱疹及并发症的发作,因此带状疱疹的预防尤为重要。


专家提醒,带状疱疹主要通过接触传播,抵抗力低的老年人和儿童应避免接触带状疱疹患者。与此同时,中老年人以及有自身免疫缺陷的人群要注意休息,合理饮食,加强锻炼,增强抵抗力。


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,避免频繁加班、熬夜等导致抵抗力下降。一旦发现患有带状疱疹,要尽快就医,同时注意避免抓挠皮疹处,勤洗手、多喝水、多吃新鲜蔬果,忌辛辣及海鲜,多休息,避免劳累,保持好心情。


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手段。不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该尽快接种带状疱疹疫苗,50岁及以上老年人都应该接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