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提到“双相情感障碍”,有很多人可能不了解,甚至还有的人都没听说过。
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为双相障碍,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。梵高、海明威、丘吉尔、林肯、玛丽莲梦露等很多名人都曾深受双相情感障碍折磨。但“双相情感障碍”并非天才们的专属,在心理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病。 双相障碍是一种情绪像“钟摆”一样摇摆不定的奇怪疾病,患者时而精力充沛,天马行空;时而郁郁寡欢,一筹莫展。当有人出现反复“喜怒无常”“过山车”样的精神状态的时候,需警惕是否患上了一种“钟摆”病——双相情感障碍。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终生性情绪障碍,最初称为躁狂抑郁症,是最具挑战性的精神疾病之一,其典型临床表现是患者在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之间的极端情绪波动,它的核心是情绪不稳定。 躁狂发作: 躁狂发作的典型表现就像“开挂”,“能量条”全面提升,持续至少1周(达到需要住院的严重程度则可以是更短时间),大多数时间存在异常而持久的话多、活动增多、思维联想加快、夸大、心境高涨或易激惹,有些伴有食欲增加、性欲亢进,有时还会伴有幻觉、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。在发作时,患者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、交往能力都可能受到损害。 轻狂躁发作: 轻躁狂的程度比躁狂发作要轻,持续时间长短不一,根据现行诊断标准,最短也要连续4天才有诊断意义。但也会出现情绪高涨、身体活动增加、思维奔逸、烦躁易怒等表现,不会出现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,对日常生活等方面影响不大,故而常常不易被发现。有些患者在轻躁狂的状态时,思维敏捷性高,工作效率和创造性大大提升。 抑郁发作: 除了躁狂或轻躁狂发作,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还会出现抑郁发作。抑郁发作表现出来的就是“能量条”的降低,与躁狂及轻躁狂症状恰好相反。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精力体力下降、反应慢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、自卑、自责、食欲下降、兴趣下降、睡眠障碍,严重时还会产生明显的自杀观念及行为,持续至少2周。在所有精神疾病中,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最高,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0~30倍。 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特征? ·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抑郁发作时,闷闷不乐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浑身乏力,思维反应迟钝,自怨自艾。 躁狂发作时,心情愉悦,思维活跃,口若悬河,精力充沛,冲动易怒。 ·伴有睡眠障碍 抑郁伴发的睡眠障碍:入睡困难、早醒白天感到疲乏。 躁狂伴发的睡眠障碍:睡眠需求减少,感到精力充沛,工作、学习效率明显提高。 ·抑郁表现持续两周以上或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。 ·职业、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,不能好好学习、工作,与他人交往困难等。 得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? 双相情感障碍是连续的疾病谱系,治疗方面包括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心理治疗、康复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,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石。 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,既要治疗躁狂症状,也要治疗抑郁症状,还能预防复发。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迁延,有反复发作的特点,治疗也是长期的过程,除了要缓解急性期症状,还应坚持全病程治疗,预防复发,提高生活质量,恢复社会功能。 同时,家属、家庭要给予支持和配合。如监督服药、观察治疗是否存在副作用、适当调解家庭内部人际关系。 此外,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率高,几乎会终身发作,且发作频率高,需坚持长期治疗。 急性期治疗巩固和维持期的治疗,可控制症状、防止症状复发、促使身体缩短病程功能恢复、提高生活质量。 只要积极治疗,完全可以控制病情、减少复发,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。